家長園地

Parent Zone
彙整
分類
最新文章

書寫能力小訓練

撰文:嬰幼兒心理發展協會心理諮詢師程衛強先生   「他的字永遠都寫不到在線上,全部會『飛』的!」 「他的字都不能寫在格裡,通常一個字『霸』兩個格!」 「他寫字時經常跳行或跳格!」 「他寫字時好像不夠力似的,字跡淺得幾乎看不到了!」   這是都是很多孩子在K2學習寫字時的寫照。孩子在書寫時,需要很多能力的配合,最簡單的,是小手指肌肉的力量及靈活性(精細動作)。如果精細動作訓練不足,孩子可能會出現寫字或執筆無力等情況。家長可如何處理和訓練呢?很簡單,就是從小便讓他們多玩泥膠、黏土

閱讀更多 »

學校班主任比你想像更重要

撰文:許龍杰醫生   兒童精神病學 (Child Psychiatry) 首要處理的課題,是要分辨小朋友的行為是正常還是失常,而正常與否,就應跟據兒童發展心理學 (Chil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) 的規律作判斷。但在現實情況下,難道家長要找來一大堆兒童發展的專書,對著教科書來觀察孩子嗎?這實在費時失事。而其中一個較為簡單的方法是:問一問孩子的學校班主任。 大家有聽過小朋友會年年升班,小一升小二、小三升小四,但有聽過老師會升班的嗎?一般而言,很多老師都會經年

閱讀更多 »

一言九「頂」 為何子女怕與父母溝通?

撰文: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博士 上周末筆者出席一個家長講座,其中提到家長要與子女建立親密的溝通關係,因現時的年輕人當遇到困難時,甚少會向自己的父母傾訴。在公開討論環節時,有一位父親向筆者提問:「我的兒子讀中三,平時很少與他傾談,特別是內心說話。那我應該如何建立溝通關係呢?」筆者相信不少家長都曾經面對過同樣的問題,特別是面對日漸成長的子女,為甚麼我們沒法與子女建立傾心訴意的溝通關係呢?   當子女年幼時,我們與子女溝通及傾談,似乎沒有甚麼問題及困難。但當子女日漸成長,到了青年期時,

閱讀更多 »

你也害怕接聽學校電話嗎?

撰文:協康會青蔥計劃心理學家團隊   在家長的會面中,黃太說她很害怕接一些稱呼她「黃太」的電話,皆因多半是兒子迪迪的班主任打來,每次都離不開投訴迪迪上課時的異常行為,不是經常離開座位,便是騷擾同學上課。難得他留在座位上,以為可以安靜下來,惟不消15分鐘,他又再活躍起來,搗蛋的行為接二連三再來。最令老師頭痛是,迪迪在課堂裡的專注力明顯地比其他同學弱,他無法長久地專注課堂,連同學咳嗽或低聲說話的聲音足以令他分心,尤其是一些比較沉悶的課堂,他的專注力馬上如坐滑梯般急速下降。   迪

閱讀更多 »

究竟是濕疹定皮膚敏感?

    撰文:楊明霞中醫師 踏入初秋,除了開始感受到一陣陣涼風外,也同時察覺到四周的朋友開始「身癢」,皮膚問題又找上門了!不少人因而急急求診,並不斷查詢是否已患上不能根治的濕疹。雖然濕疹本身就有不同類別,但從發病機制來看,與皮膚敏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。究竟皮膚敏感與濕疹又應如何識別呢?濕疹又是否這樣可怕呢? 濕疹 (eczema) 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炎,不具傳染性。中醫稱濕疹為「濕瘡」,是很常見的皮膚病。濕疹的內在因素包括體質、情志和腑臟功能失調,而外在因素則包括風、濕、熱阻於肌膚。「邪之所湊,

閱讀更多 »

晚上失控

撰文:姚怡超中醫師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發展得好和快,就算未必能勝人一籌,也不要落後於人。在醫學上,有個情況在「病」和「生理」之間,令父母和孩子都感到十分困擾。這就是「小兒夜遺尿」。 小兒夜間遺尿本是生理發展的一個階段,但是如果到了 5 歲後仍然不能夠控制自己的排尿而尿床,這便是問題。小兒夜遺尿可分為兩種:原發性和繼發性。前者是病理性的原因,例如脊椎柱裂等,或發育遲緩等。而繼發性則指孩子原本已得到控制能力,但是後來因某些原因而失控。最常見的原因,是無原因的發展遲緩。 藥物、理療、生活 三方配合 在

閱讀更多 »

書寫能力小訓練

撰文:嬰幼兒心理發展協會心理諮詢師程衛強先生   「他的字永遠都寫不到在線上,全部會『飛』的!」 「他的字都不能寫在格裡,通常一個字『霸』兩個格!」 「他寫字時經常跳行或跳格!」 「他寫字時好像不夠力似的,字跡淺得幾乎看不到了!」   這是都是很多孩子在K2學習寫字時的寫照。孩子在書寫時,需要很多能力的配合,最簡單的,是小手指肌肉的力量及靈活性(精細動作)。如果精細動作訓練不足,孩子可能會出現寫字或執筆無力等情況。家長可如何處理和訓練呢?很簡單,就是從小便讓他們多玩泥膠、黏土

閱讀更多 »

愛在家內暖

撰文:教育專家張作芳校長 不知道大家曾否聽過某電視劇集的主題曲 「擁抱愛」?本人很喜歡其中的數句歌詞,寥寥數字就帶出了「家」的特性:家是一個『遮風擋雨』的地方,如你的『後盾』,在你「困倦」時,家的大門總會為你打開。當中提到的「愛」,便是那份由你出生那一刻便已注定,血濃於水的親情。的而且確,有甚麼比親情來得更重要呢?當你失意的時候,家人會為你分憂,願意聆聽你的傾訴,陪伴你一同渡過難關;當你生病的時候,家人願意無條件地照顧你;在你學業或事業有成時,他們會打從心底裡高興,為你的成就感到驕傲。這種「愛」

閱讀更多 »

學習以智慧解決問題

撰文:八爪魚家長趙公梃先生 媽:「如果媽咪被 Gruffalo(卡通片裏面的怪獸)捉咗入森林,點算好?」 熙熙:「我會煮飯請 Gruffalo 食,因為 Gruffalo 吃飽飯就不會吃媽咪啦﹗而且媽咪說要吃了飯可以食餸!」 以上是太太跟熙熙的對話。我甚為欣賞熙熙的創意,但最開心還是他嘗試以智慧去解決問題,而不是馬上想到要以暴力直接消除阻礙,例如去打低,甚或打「死」Gruffalo 再拯救媽咪。或者去找警察拘捕 Gruffalo,之後拯救媽咪等直接的方法。 Gruffalo 捉走媽咪是因為肚餓,

閱讀更多 »

應該感恩別人肯「出口相助」

撰文:張傑醫生 這個年代,父母對孩子的保護,比以往任何一個年代都會有過之而無不及。原因可能是子女的數目下降,以及大家的生活質素改善,所以父母對子女的看管,不但時間多了,照顧的範圍也廣泛得多。在這種保護(可能是過度)下,往往會讓孩子很自我,並且漠視其他人的重要性。在父母的角度,自己一定有所偏心,面對自己孩子的寬容度較高。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,父母自己會為孩子提出藉口解釋。這種人之常情的做法,卻有機會讓孩子變得放肆。所以,在左右做人難的境況下,若果有人肯「出口幫教」的話,父母都應該感激。其中以下是「重

閱讀更多 »